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 
---观点转载
> zh > news_view.php > 首页 > 生态观点 > 生态观点 > ---观点转载
关于创新苏州生态治水理念的建议
来源:本站 时间:2013-06-03  点击:6691
苏州作为江南水乡,水是苏州的灵魂和命脉。苏州的水危机主要表现为水污染。治理水污染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。借鉴国内外治理水污染的经验教训,创新苏州生态治水理念,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危机,是关系苏州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。
 
一、治理水污染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
苏州素有“东方水城”之称,42.5%为水域面积。苏州境内河网属于太湖流域水系,区内河网交错,湖荡密布,河道有两万余条,大小湖泊三百余个,河道密度之大,居全国首位。
 
然而,苏州因严重的水污染而被国家列为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。市区河道水质基本上常年处于劣Ⅴ类水状态。2012年苏州大市范围共排查出感官黑臭、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河道565条。
 
苏州全市每年水资源总量约为100亿立方米,但人均占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,其中有60~80%来自上游的客水,真正靠本地降水而形成的水资源只占20~40%,如果上游地区干旱少雨,仅靠本地降雨产水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要。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,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,当前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如何科学治理水污染,利用苏州“天下湖城”优势,既有效保障苏州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,又形成水环境旅游的品牌,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。
 
二、国内外治理水污染的经验教训
虽然近年来苏州在治理水环境方面采取了重大举措,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是,也面临着诸多和国内外类似的问题。
 
1.注重眼前效果而缺乏整体性生态规划。
大多数水污染治理采用“头痛治头、脚痛治脚”的方法,每年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用于治理某一条或几条河道,采用换水、清淤、膜处理、曝气增氧、纳米气泡等工艺,减缓河道黑臭问题,追求短期效果,但河道水环境现状得不到根本改善,长此以往只能反复消耗治理资金,甚至破坏河道生态平衡。
 
新的思路应该是整体性生态规划,即从全局观、系统观对项目区域进行生态总体规划,以此为基础进行细部设计,最后进行具体生态措施项目的设计及落实。
 
整体性生态规划成功实践如德国莱茵河流域水环境生态治理项目。项目首先进行了生态总体规划,以雨水利用为例,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,落实了各项具体措施,如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、儿童游乐场地雨水的利用、道路沿线雨水的利用等。将多种具体措施串联整合,所产生的效果非同凡响。该项目成功实施后,使河中的有毒物质减少了90%,成活鱼种63种,并出现了曾经绝迹的鲑鱼。
 
2.注重末端治理而缺乏水循环利用思路。
在工业领域水治理方面,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是先产生大量污染后进行末端治理,并且在治理的过程中,很少考虑循环利用的问题。
 
新的思路应是首先源头控制,避免污染的产生,进行资源循环利用。一个典型案例是德国奥迪工厂水资源闭路循环。奥迪工厂位于慕尼黑附近,工厂内96.3%的水实现了闭路循环,它意味着基本上没有对外排水,也不需要从外部引水。在这个工厂里所需要的用水大部分来自于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。另一个案例是正在施工的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中心项目,这是江苏省首个利用生态技术实现化工园区污水循环利用项目。该项目从限制工厂废水排放开始,对于仍需处理的工业污水厂尾水,新建了工程湿地进行处理,处理净化后的水回用到工业水厂,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。
 
3.注重绿化景观而缺乏额外的功能性。
在园林、绿化、景观方面,国内外传统的思路就是植树,或者是建公园,仅仅为了增加绿化率而做景观,而不去考虑额外的功能性。
 
新的思路是景观应该兼具水处理功能,来达到多功能性。如德国慕尼黑西部公园生态治水项目。公园里有一景观水体,淤泥淤积情况较严重,每5~10年政府进行清淤,每清淤一次费用高达20万欧元。德国生态工程协会提出的改造措施是建造生态湿地,用于持续净化水体,不需要清淤,淤泥在湿地污泥干化床里进行处理。建造这个生态湿地系统投资20万欧元。因此,一次清淤周期就收回了投资。而且,湿地系统的运营和维护非常简便,使公园景观水体实现了自身净化。
 
三、创新苏州生态治水理念的建议
鉴于苏州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,结合国内外治理水污染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,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
 
1.着眼乡镇生态单元水环境建设,推崇生态单元发展模式。
要建设整个苏州生态大单元,需先分解成很多的乡镇区域单元。可以先在某个乡镇建一个示范生态小单元,再进行复制,最终形成生态大单元,实现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。
 
2.着眼湖泊和河道污染源头控制,推崇科学治水之路。
在苏州乡镇,无论是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城乡一体化时期,乡镇工业区、农业区和居住区都依水而建,湖泊、河道等水域成了生活污水、工业污水、农业面源、地表径流等汇集地。因此首先要进行源头控制,减少污染的排放;其次防止过度开发及消耗资源,提高资源回用率;最后要对污染予以正确处理,选择高效、低能耗、无二次污染、景观效果好的生态工艺,如张家港双山岛生态湿地工程、阳澄湖莲花岛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。
 
3.着眼本土系统化生态工程,推崇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。
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起步较早,有着相对完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。如德国农村污水综合治理,大大提高了德国乡镇的环境质量;加纳河谷大学项目使之成为非洲第一个生态校园;新加坡碧山公园生态修复项目是新加坡第一个生态示范项目,为未来的健康水环境建设带来了样板。
 
这些都是成功的生态工程典型案例。它们的共同点是首先注重生态综合规划,考虑到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关联;同时,有机结合生态工程技术对现状进行升级改造,实现项目的社会、经济、环境、文化等多功能效应。苏州可以吸收这些先进的生态工程理念及技术,引导政府和乡镇居民对生态工程的认识。只有认识正确、方向正确,才能做出符合苏州当地情况,真正绿色的和可持续的生态工程。
 
(方世南:作者系市专家咨询团成员,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导)
——本文刊登于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《决策参考》第8期(总第141期)2013年5月20日
返回新闻列表